解剖学 骶髂关节 (SIJ) 是真正的动关节,骶骨和髂骨的关节面被纤维囊中的关节间隙隔开 [1]。 它具有滑膜关节的特征,特别是在前上和下方面。 后上关节面无关节囊,内含骨间韧带。 前关节囊起源于前骶髂韧带。 后部还包含稳定关节的后骶髂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滑膜裂隙下方变窄和随后的纤维性强直发生退行性变化 [2, 3]。 SIJ 的肌肉和筋膜支撑来自臀大肌和臀中肌、竖脊肌、背阔肌和胸腰筋膜、股二头肌、梨状肌和斜肌以及腹横肌。 臀大肌、二头肌和梨状肌附着在骶结节韧带上,而胸背筋膜则附着在其余的肌肉群上。 前后和上下楔形骶骨(形成梯形构造)和这种广泛的肌肉支撑导致 SIJ 的活动性降低但稳定性高 [2-5]。 SIJ 后部主要受 L4-S2 神经根的侧支支配,S3 和臀上神经也有贡献。 SIJ 前部神经支配来自 L2-S2 节段 [6, 7]。 滑膜囊和韧带包含游离神经末梢以及传递关节本体感受和痛觉的机械感受器 [3]。
1. SIJ 注射的适应症
诊断性 SIJ 注射用于识别源自 SIJ 的疼痛。 大多数用于诊断 SIJ 疼痛的激发试验都不是确定性的,SIJ 注射仍然是金标准。 也没有影像学研究能够始终如一地提供诊断 SIJ 为疼痛源的发现。
治疗性 SIJ 注射用于保守治疗失败后,包括抗炎药物和物理治疗。
2. 超声引导 SIJ 注射的文献综述
Pekkafahli 和同事 [8] 研究了 超声引导 SIJ 注射的总体成功率为 76.7%(n = 60),学习曲线陡峭。成功率从前 60 次注射的 30% 提高到接下来 93.5 次注射的 30%。
Klauser 和同事 [9] 评估了在两个不同穿刺部位对 80 具人体尸体进行超声引导 SIJ 注射的可行性。 上层定义为第一骶后孔水平,下层定义为第二骶后孔水平。 然后在 70 名患有单侧骶髂关节炎的患者中尝试注射。 计算机断层扫描通过在 90% 的病例(上层 100%;下层 XNUMX%)中显示关节内的针尖和造影剂在关节内的扩散,确认了尸体关节内针的正确放置。 在患者中,XNUMX% 的超声引导注射成功(八个较低水平,两个较高水平)。
Perry 及其同事 [10] 使用尸体模型研究了超声引导下 SIJ 注射的准确性。 十七个 SI 关节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并解剖以确定关节内注射的准确性。 在这项尸体研究中,超声允许在 88.2% 的关节中进行关节内注射。 此外,超声允许关节外针放置引起的关节外扩散的可视化,这可以允许针重新定向以实现关节内注射。
Soneji 和同事 [11] 比较了 40 名继发于骶髂关节关节炎的慢性腰痛患者的骶髂关节注射透视和超声引导。 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超声或透视引导的单侧 SIJ 注射。 作者得出结论,对于继发于骶髂关节关节炎的慢性腰痛患者,超声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和荧光镜确认在准确性和有效性上与单独使用荧光镜进行骶髂关节注射相似。
3. 超声引导 SIJ 注射技术
将患者置于俯卧位,在腹部下方放置一个枕头,以尽量减少腰椎前凸。 通常,使用低频曲线换能器,特别是在肥胖患者中以增加穿透力。 换能器横向放置在骶骨的下部(在骶骨裂孔的水平),并确定骶骨的外侧边缘。 然后换能器横向和头侧移动,直到清楚地识别回肠的骨轮廓(图。 1). 回肠内侧缘和骶骨外侧缘之间的裂缝代表骶髂关节,最下点是目标 [12]。 然后将一根 22 号针头插入换能器的内侧端,并在直视下与超声束平面横向推进,直到看到它进入关节为止(图。2)

图 1 超声探头放置在骶髂关节 (SIJ) 上以获得短轴视图

图 2 短轴超声图显示 SIJ(箭头)内的针(平面内)。 虚线勾勒出髂骨的骨面,箭头指向骶骨的背面

图 2 的反向超声解剖图。SIJ,骶髂关节。
4. 超声引导 SIJ 注射的局限性
与荧光镜或 CT 引导下的 SIJ 注射相比,关节周围而不是关节内注射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后一种技术可以可靠地获得带有造影剂注射的关节造影。 此外,在进行 SIJ 注射时,超声在检测血管内注射方面不是很可靠(图。 3).

图 3 前后位 X 线照片显示 SIJ 注射期间造影剂的血管内扩散。 (经俄亥俄州疼痛与头痛研究所许可转载)